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歷代玉帶鉤的特徵與辨識


依據歷代玉帶鉤的發展脈絡和演變過程,掌握各時代在造型、紋飾、製作工藝上的時代特徵,尤其注意出土標準器的研究和比較,將有助於我們對玉帶鉤文化的發展、特徵、鑒別等,有更進一步的認知與瞭解。

 

春秋晚期

玉帶鉤其器型多為鴨首形、長條形、琵琶形、長扁寬形或梯形,有些有淺浮雕蟠龍紋及卷雲紋等。而戰國時玉帶鉤的期形式和飾紋多樣,通體感覺簡潔明快、棱角分明、光澤度強。主要形式可分為:一、龍(獸)首寬體玉帶鉤。二、禽()首螳螂肚形玉帶鉤。三、龍(獸)四棱體形玉帶鉤。四、雙龍首玉帶鉤。五、龍首多節玉帶鉤等。頭形較小,鉤身較寬,大多素面或陰刻細線紋飾。多數帶鉤在鉤面兩側的邊沿和鉤首頸背兩側的邊沿,都切削成微微的斜坡度,既對稱得體又平整美觀。鉤背有方形鈕或圓形鈕。

 

西漢時期

玉帶鉤在戰國的基礎上有了更新、更多樣的變化。這一時期,玉帶鉤大多通體光素無紋。鉤首頭形也雕琢得非常簡潔,有的僅存輪廓,有的只是刻劃幾刀而已,但都粗獷有力,規整潔淨。:一、禽(獸)首寬體雕紋玉帶鉤。二、龍()首螳螂肚形玉帶鉤---1、鉤身光素或陰刻。2、鉤身高浮雕紋飾。3、體器小(長度約1.5-3.0公分)腹上凸飽滿。三、龍(獸)四棱扁體形玉帶鉤。四、雙龍首鉤身陰刻或浮雕(螭)玉帶鉤。五、龍首虎身多節玉帶鉤。六、特殊龍首奇身玉帶鉤等。東漢及六朝時期,玉帶鉤的數量銳減,形式亦趨單調,主要為龍首素面螳螂肚形,少數鉤身有浮雕(淺浮雕蟠螭、鳳鳥等紋飾)、瓜棱紋及凹槽等。

 

東漢至魏、晉、南北朝

這段期間出土的玉帶鉤,造型也與西漢近似,鉤面刻有紋飾的,凸起得很高。如晉墓出土的浮雕鳳紋帶鉤,鉤首較小,腹較寬,呈琵琶形,式樣較美觀。

 

隋、唐、五代十國、宋代、遼金時期

歷經隋、唐、五代十國之空白期(暫無科學考古發掘之出土標準器),直到宋代、遼金時期才偶有發現,宋代的鉤首龍頭造型面額平坦,五官雕刻無大起伏,鉤鈕則較高並靠近尾部。這樣的狀況,一直延續到元代,玉帶鉤才又重新興起。

 

元、明、清時期

由於從元代開始,玉帶鉤已逐漸從實用的功能中抽離出來,朝著玩賞、美觀、鬥富顯貴的趨勢挺進。此時期之玉帶鉤一般都有花草、動物的浮雕和立雕,在形制上亦多有創新,同時,也出現了一鉤一扣的新器型。除龍(獸)首外,鉤身之紋飾及技巧上也出現高浮雕、鏤雕之荷葉、「春水」、螭龍(俗稱蒼龍教子或帶子上朝)等具有時代風格的形式。

  元代龍帶鉤鉤首整個頭形瘦長,面額比較平整,眉粗,眼睛不凸出,向前平視。蒜頭鼻增高,腮幫下肌肉大增,貓形耳向後聳立,角為單角向後分叉,從側面看,龍頸稍厚,龍嘴多數閉口,少數微微張口,龍嘴口部上下較平直。鉤面蟠螭,雙肩上聳,前腿同時向前伸,呈爬行狀,後腿一彎一伸,顯矯健有力,整個螭身緊貼鉤面。龍帶鉤鉤首龍頭與鉤面蟠螭的距離,一般來說元代要比明清時期稍遠些。中晚期鉤鈕還出現長方形,帶有環孔。

 

明代帶鉤特徵分早晚二期,早期帶有元代遺風,螭上還有元代流行的雙陰刻脊柱,以表示脅骨的冰紋,但鉤首變窄,鉤腹為螳螂形,呈片狀,鈕矮,龍首的眉毛排列陰刻線,眼睛在眉下突出為水滴形,生“V”字形角,口較大,改口腔鑽孔,有延伸的嘴角線。到了明代晚期仍保留早期特徵,腹背螭紋作匍匐狀,面部器官集中在瞼下端,背上表示脅骨的冰紋消失,鉤首與背螭之間距離變小,鉤腹變薄,鉤鈕變得更矮。

明代龍帶鉤鉤首比元代稍大,頭形稍短而寬,龍頭微昂,前額稍隆起。螭耳尖並向兩側或斜上方豎立,五官在前二分之一處,背脊用二條陰線表示,筋骨線在明早期用陰線表示脅骨,明中期後已消失。從側面看,龍頸稍狹窄,龍嘴都張口露齒。鉤面蟠螭開始站立於鉤面,呈騰空之勢。鉤首龍頭與鉤面蟠螭的距離稍近。

明代常見的玉帶鉤主要形制有:一、龍首鉤身浮雕鏤空螭龍(蒼龍教子)玉帶鉤。二、帶鉤扣。三、禽(獸)首螳螂肚式玉帶鉤---如鴨首與羊頭式。四、鉤首或腹鑲嵌寶石玉帶鉤等。


清代的玉代鉤在前朝的延續上,形式多樣---琵琶形、如意形,鉤首有龍有鳳,有鳥有獸,鉤身上常常有圓雕鏤空各種珍禽異獸,或鑲嵌各種寶石等,不一而足。此時龍帶鉤鉤首龍頭昂起更加明顯,龍頭的角、眼睛、鼻、耳及腮幫都是凸起的,角短,蝦米凸眼,如意形鼻,鼻翼出鼻尖,張口而口角深,露舌,龍嘴的口部上下微傾斜,有種兇猛感。鉤面騰空的蟠螭紋飾較圖案化,鬚與首同寬,順身飄拂,體渾圓,僵直無起伏狀,腹體成板條,鈕更薄,柱更短。到了清代晚期,蟠螭整個形象似乎變得很笨拙,了無神韻。

 

  總之,明清時期的玉帶鉤,在元代的基礎上持續發展,由於材料、資源等取得條件較方便,製做數量及形式大增,尤其是精美的傳世品,更令後人驚豔。整體上,元明清三代多數玉帶鉤的基本形制有許多相似之處,然而,只要仔細加以比較,在具體部位上,仍各自具有較明顯的風格與時代特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