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蓄勢龍騰

第十二屆臺灣國際藝術協會序文



蓄 勢 龍 騰

 

這,實在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老”協會…

說真的,「十二年」對一個藝術協會來說,算老嗎?我想,許多人都會不以為然…但,我覺得---將生命最重要的歲月,全心投入在藝術的領域中,「十二年」真的很漫長…。


世間人事常有起伏,在「文人相輕,藝人相嫉」的世界中,理應更加”波濤洶湧”,所以,在書寫第十一屆美展的序文時,我就想---明年應該就可以不再傷腦筋的看作品、寫文章了…沒想到,創會的方理事長竟然又接下常人(尤其是藝術家)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差事”---第十二屆的藝協重擔,真令人覺得匪夷所思、不可思議!為名?為利?又是為那樁?後來,我實在忍不住,找時間與他長談…,也許是一種執著、也許是一種理想、也許就只想為協會創造出一些空間…。總之,既然大夥都齊聲稱道,那麼,承受這份重責大任,似乎也就變得順理成章…。


或許是機緣巧合,「十二」正巧是一種循環、一種周期、一種完全…,中西皆然;如一天有十二個時辰、一年有十二個月、紫微斗數有十二宮、西洋之十二星座、希臘神話的十二主神、新耶路撒冷有十二個門、十二個根基、十二使徒之名、十二樣寶石…而佛教中重要理論之十二因緣,乃是指從「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因緣相隨,三世相續而無間斷…,方理事長從第一屆開始到接下第「十二」屆,冥冥之中,似乎對於藝協未來的前景,有點”使命感”與永續經營的味道…。所謂「守成不易,創新更難」,老實說,既然方理事長有了深厚的根基和經驗,想為了理想與願景而再努力,那就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和心力,為協會及會員利益開創更加嶄新的格局…我想,這不僅是我們對他深切的期許,也是所有會員(友)對於協會的凝聚力與最大動力…。


已經習慣在書寫美展序文時,一次又一次的翻閱本會歷年來辛苦經營的成果,雖然歷屆都有新人輩出,但是,從第一屆到第十二屆的美麗長龍(畫冊)裡,我總是看到許多既熟悉又親切的老面孔,歷經十二年來,他們的笑容依然溫馨、燦爛…這,實在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老協會啊…。


第十二屆台灣國際藝術協會美展正值我國的辰龍之年,期望本會在理事長及大家的齊心協力與通力合作下,讓協會及所有藝術家們都能夠「龍騰四海、大展鴻圖」,揚名於海內外…最後謹祝---美展成功!會務昌隆!!



會務顧問 畢庶強 謹誌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刀斧續傳承


刀斧續傳承                                     畢庶強



哈古的刀---不是原住民狩獵出草時使用的血腥獵刀;哈古的斧---也不是沙場上斬殺敵人所握持的戰斧…那是深深刻劃祖靈的亙古面貌…那是血脈相承族群的臉譜…那是頭目應該挑起的重擔…那也是一道道現實生命中,雕琢出的斑斑痕跡…

如果說,我對於原住民文化藝術有較深刻的認識和喜愛,那絕對是從接觸哈古爸爸(他如父執輩般為我取了一個卑南族的名字)開始的…。時間回溯到1999年,擁有最多原住民族群的台東縣,將舉辦首屆以南島語族為主體的國際南島文化節。雖然,在此之前,自己因為喜歡少數民族風俗文物,曾經多次徘徊在雲貴、新疆、西藏等地區,直接感受那截然不同的民俗風情…,而那段期間,也零散斷續的碰觸到一些台灣原住民的文化及藝術家,但是,即使當時幾乎全程參與了南島文化節的活動、衍生性商品的製作及文物與創作的探索…,可是…或許是距離讓彼此間產生疏離與誤解,那時,我不僅對原住民文化的基本知識相當貧瘠,在生活習慣與傳統禮俗的認知上,更有很大的隔閡與落差。

 

是幸運,也是緣份,我因隨即參加了卑南建和社(Kasavakan)的豐年祭、尋根祖靈祭、小米祭與猴祭等祭典,也因此與頭目( Haku為Kasavakan第六十九代世襲頭目)的家族有了較多的接觸,並從尋常的生活的互動中,逐漸修正、積累了一些部落文化的思維與觀念…,然而,真正對於卑南文化與藝術有較深入的探究,卻是緣於2001年由台東縣政府為哈古舉辦的---全國性木雕創作巡迴展,只是,不知是何緣故?展覽在即,才臨時決定出版---陳文生(哈古)木雕作品集,並希望我在三、四天內,透過與哈古爸爸的訪談,將他大約六十件作品裡,所要表達的傳說故事或創作動機等闡述出來…,老實說,我認為這對我們兩人來說,都將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因為那次展覽所涉獵的題材非常廣泛---有傳統習俗、生活剪影、傳說故事、祖先容顏、生命哲思…但,我錯了…,時間確實迫在眉睫,但他卻始終氣定神閒、隨性自在,言談間常顯幽默、慧黠、機智,而且,即使在轟炸式疲憊的徹夜晤談中,他依然在舉手投足間,不時流露出篤定與尊嚴的長者風範。
其實,早在我接觸到哈古爸爸的人與創作時,他在藝文界就享有很高的知名度。1991年台北雄獅畫廊所舉辦的「頭目的尊嚴」,即被視為台灣原住民傳統與現代藝術發展的分水嶺,尤其在原住民傳統文化式微、族群前景不確定與茫然之際…,在文化的傳承上,就更具有承先啟後的非凡意義。事實上,他的許多創作,不僅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同時,在文化寓意與族群省思上,亦蘊藏著豐厚、爽朗的生命力。往昔,他經常選擇漂流木來”因材施藝”,而燃燒漂流木在早期Palakuan聚會所內,有象徵族群火苗生生不息之意,如今,雖然社會形態迅速變遷,然而,藉由雕刻賦予漂流木新的轉變和再生,依舊能讓族群意識與文化不斷的延續下去…。


我很喜歡哈古爸爸爽利、粗獷又堅定的技法與創作,像「報功Abulan」、「成果」、「童年」、「傳授」、「歡呼」、「新生」…充滿張力與生命力的作品,但,十多年來,我不曾要求他讓我典藏任何一件作品,因為他說:「和大家”分享”是非常重要的觀念,如果喜歡,就經常回來看看…」。多年來,我遊歷過大足、樂山、雲崗、龍門、敦煌莫高窟等石窟,冥想當時刻工在雕塑佛像時的那份虔誠與毅力,也許是如宗教般,同樣承載著族群的傳承和使命,也許是受到古老祖靈的提點與庇佑,在哈古爸爸刀起斧落之間,我彷彿看見那相映千古、虔誠又堅毅的光輝容顏。




台灣國際藝術協會顧問
畢庶強 謹識



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中國鼻煙壺協會第六期會訊出刊了

第六期會訊目次頁



補捉一閃即逝的熱情與念頭
如果以雜誌出版的形態來說,我們四個月才出版一期的刊物,怎麼說都算是非常輕鬆的了,但是,總覺得上期出版才過沒多久,轉眼就又得準備出刊了…,幸好經過前幾期的努力,有些會員已開始重視本刊物的發行,不但經常給予支持及鼓勵,同時,更針對鼻煙壺的相關領域,提供一些寶貴又極具建設性的意見與知識,並主動與我們聯絡與投稿…這些實在都是很棒的現象,也是本會實際的支撐與重要動力…。
我們在上一期即強調良性藝術生態的重要性,因此,在本會的專屬網站上,除了本會的介紹及鼻煙壺的賞析外,網站內部也增設了鼻煙壺(開放式)的交流平台,期望透過這個平台,讓會員與會友間有些實質上的交流與互動。事實上,我們確實也開始收到了一些成效,相信,隨著日後大夥們彼此間的頻繁互動,交流平台也會更趨活絡。
這些年來,由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整個藝術、文物界的消長開始變得非常迅速,不僅在台灣,甚至於歐美許多的文物及藝術品,都逐漸流向亞洲、流入中國…,自從我們網站開台後,即不斷有來自中國大陸及海外的收藏家及會友等欲與我們連繫或希望加入我們協會,成為協會的一員…。目前,我們正積極克服、解決兩岸間及海外匯兌及刊物寄送等後續問題…,讓更多對鼻煙壺有熱情、有興趣的朋友們來共同參與,為推廣鼻煙壺的藝術來一起努力。

許多熱情與念頭一閃即逝,有些會員反應---原本想寫些東西來分享,可是一忙就忘了…真可惜…。我想,會刊的大門永遠歡迎您們的蒞臨,若是您有任何的舉心動念,那就”打鐵趁熱”趕快到期刊的世界裡來坐坐吧!!


畢庶強


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