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匏器鼻煙壺



匏器,又名葫蘆器或蒲器,乃明末出現的一種將天然與人工匠意結合的特殊工藝品。清代制匏工藝即頗受皇家重視,在宮廷的督造下,此時期的匏器工藝已臻精緻,生產出許多清朗典雅、工藝精巧、式樣新奇、紋飾豐富的作品,其品種亦紛繁多樣。
匏器製作可分為三大類:1、本長葫蘆,即通過倒栽、勒脖、夾板、打結等方法,長成形態各異的葫蘆。2、利用成熟後的葫蘆加工成形態各異的器物,如刀刻、針刻葫蘆。3、是將模具套在生長的嫩葫蘆上、使其長成與模子完全相同的樣子,稱其為--範制葫蘆器。



範制葫蘆,又稱模子葫蘆、範匏,就是以範迫使葫蘆依照人的意願生長成形。範制葫蘆的方法,是將幼小的葫蘆,納入刻有陰文的範模中,隨著葫蘆的長大,逐漸填實範模中的空間,待葫蘆木質化後取出,範模的陰刻圖文便在葫蘆上作陽文顯示出來。然後再經過裁割,塗黑漆裏,鑲象牙、玳瑁等口,即成為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匏器(葫蘆)鼻煙壺即是利用此種方法約制而成。
在葫蘆鼻煙壺中,範制的數量最多。一般可以下列方式製成:一、夾範--僅以兩片木板將幼葫蘆夾起來,長成後的葫蘆呈扁形,這是最簡易的範制葫蘆。二、素範,範模光素無紋,僅求葫蘆的整體造型的變化,但對造型的要求非常高,輪廓線條的曲直長短的不同,體現了器物的藝術性的高低。三、花範--範模刻成各種圖文的形態,葫蘆通過花範培育,便可獲得各種人物、花卉、魚蟲、山水圖案和文字及各種造型的器物。



葫蘆鼻煙壺因製作精良,極富藝術性,深得清代帝王的喜愛,他們不僅將精品入庫收藏,還將其作為禮物賜給大臣和外國使節。據文獻記載,清宮兩百多年間生產的葫蘆鼻煙壺總數在千件以上,器型有扁瓶式、六棱瓶式、八棱瓶式、背壺式、瓜瓣式等,裝飾有花卉、鳥獸、人物、詩文等,部分還有年款。可惜的是,流傳下來的宮制葫蘆鼻煙壺數量極少。所以非常稀有、珍貴。
那些經過收藏者長期把玩摩挲的匏器鼻煙壺在手中盈盈一握,我們不僅僅感覺在玩那匏器文化,而且是在找尋那斷歷史,給人以古樸、凝重的美感。凡好的匏器要著眼於紫、潤、堅、厚,葫蘆皮一般都很細密,光潔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