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

茶碗中的漣漪 --- 一品張劍"初夏"後之餘韻


茶 碗 中 的 漣 漪
—品張劍”初夏”後之餘韻

撰文:畢庶強

“初夏”這張大作品尚未來到台灣展出,我只是透過在四川省詩書畫院展示窗內展覽時所拍攝到的照片瞥見它的恬靜的身影…。

自古以來就有「茶禪一味」、「佛法存於茶湯」的說法,而品茗、禪境與藝文似乎總會很巧妙的融合在一塊…。但是,即使我曾經在寺院裡”掛單”近兩年,也曾經在暮鼓晨鐘中啜茶品茗、對月吟哦。可是,我總覺得這個”天經地義”的概念,對於我來說還是有些抽象、有些夢幻…。
可能是因為中國北地不產茶,所以身為北方漢子的父親,平常並沒有飲茶的習慣。因此,兒時的記憶中,通常只有在親友來訪的時候,才會禮貌性的泡壺花茶迎客。然而,台灣卻是產茶米之鄉,品茗文化自然很容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即使平日少飲,對於臺灣茗茶--文山包種茶、木柵鐵觀音、東方美人、凍頂烏龍、高山烏龍茶等佳茗卻一點也不陌生。

但,有趣的是~真正開始品茶、喜歡茶卻是從中國開始的。1990年初,我迷上旅行,當起了背包客。除了東南亞、歐洲等地,咫尺外的中國,當然成為探索人文地理的最佳秘境。我之所以用”秘境”這樣的字眼,對我來說是絕對貼切的,因為,當時懵懂無知的我,除了如初生之犢的拜訪各地方畫院外,最熱衷的就是感受、體驗少數民族的習俗與風情。而中國少數民族略分就有55個族群之多,尤其較小的族群,通常都散落在較偏遠的地區(其中又以大西南地區分佈最多---如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等)。奇特的是~他們幾乎都有飲茶的習慣,只是品飲的方式不同而已。

由於發覺這般特殊現象,很快的,我便對各地方茗茶產生濃厚興趣,旅程中,也多了一份探尋的熱情與動力。好茶就有好山水---武夷山岩茶、洞庭湖碧螺春、西湖龍井、雲南普洱、台灣烏龍等茶山之旅,隨即鋪陳展開。尋覓中,偶得名山佳茗,總會讓我快活好一陣子,尤其又能與當地茶農或製茶文化等做良性互動,真的是畢生難忘的愉悅經驗。只是,算起來往返最多的巴山蜀水(中國茶的發祥地)中,有所謂「蜀土茶稱聖,蒙山味獨珍」的蒙頂山,卻如”近廟欺神”般,至今無緣朝聖。

幸而,成都有我最喜歡的兄弟、朋友,也許是愛烏及屋,我也喜歡四川的風土民情,當然,也喜歡那裡的好茶。對我來說,張劍是一位既捨得又懂得分享的老友。多年來,除了分享了他許多的藝術成就外,也因為他,我認識了許多傑出的師長與好友—譚昌鎔院長、戴衛院長、楊守年老師、劉德揚副院長、葉瑞坤副院長、張鴻奎老師、何應輝老師、彭先誠老師、篆刻家阿桂、陳明德、周裕國、李海琳、聶為民兄、鐘真、何曉等等及他所傳藝的超優學子—傅毓剛、傅輔正、朱英子、周欣萌、譚雲鵬等真是不勝枚舉。同時,更品嚐到一些他”因緣俱足”而獲得的絕妙好茶(據聞,大多來自於峨嵋、青城、蒙頂等山頭之高僧大德)。

俗話說:「富過三代才懂得吃」。蜀地自古人文匯粹、資源豐饒、格局天成,飲食文化自然融入尋常生活中。初到成都時,我確實被茶館接踵---比屋皆飲、麻將相疊的怪異現象所震攝,而到了譚老(昌鎔)家---更被所謂「吃飽了,再吃,才是文化」,弄得令人瞠目結舌。文化與生活竟然可以融合的如此渾然天成,這豈是一個”閒”字了得。不過,這,卻都是真的。古有云:「閒則能讀書,閒則能遊名勝,閒則能交益友,閒則能飲酒,閒則能著書,閒則能作好畫」。我終於漸漸體悟到從悠閒的飲食生活中,隱隱發散出禪的況味。同時,也逐漸被”初夏”的氛圍所感染,這,也是我特別喜歡張劍創作相關茶文化作品的原因。

其實,從張劍開始發表四川茶館之相關作品,迄今也過了好多年,物轉星移,人文地貌都發生巨大的變化,以往的許多記憶都已不復存在。但是,再看看張劍的畫作,生命中許多美好的經驗又栩栩如生的展現在我們眼前…。還記得曾經為《蓋碗茶》、《四川茶鋪》等留下片泥鴻爪,其中有段文字---「作品~必須經過創作者長期用心觀察、記錄各式茶鋪及發生人事與景像等,不斷累積、消化、體悟與整合才能完成一幅好的創作」。現在看起來,當時的觀察與記錄,對於今日的創作卻尤顯珍貴,因為,許多的傳統與文化資產都隨著歷史洪流,消失的無影無蹤了…。認真想起來,我有好一陣子沒看到張劍創作茶館系列的作品了,對於《初夏》雖然也只是驚鴻一瞥…卻不見任何建物,只在枝椏叢林間,描繪出市井裡的一派悠閒…。但是,卻給人有一種和、靜、清、寂的平和感受,頓時使人覺得通體舒暢,如品佳茗。

好的創作多源自於生活,看張劍從生活中汲取養份,再用點點滴滴的墨水灌溉,讓生命在宣紙上萌芽,逐漸展現生機。這樣的成長過程,對於僅止於旁觀的人來說,也許是一種幸福。但是對於張劍來說---“苦心都花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 猶如單杯獨飲,個中滋味,也只有他自己感受最深刻吧!

畢庶強2009/4/17清晨寫於台北無虞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